九龙山股吧风云录:从重组梦碎到老三板的意外反转
【文章开始】
九龙山股吧风云录:从重组梦碎到老三板的意外反转
那个曾经让无数散户欲哭无泪的九龙山,如今却在老三板悄然创新高,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欲哭无泪。”这是2015年11月,一位九龙山散户在股吧留下的心声。当时,九龙山重组计划突然告吹,复牌后股价一字跌停,市值一天蒸发近15亿元,投资者单日浮亏就接近6000万[citation:1]。谁能想到,近十年后,这个几乎被主流资金遗忘的股票,却在老三板市场悄然创造了新高[citation:2]。
辉煌与崩塌:九龙山的A股岁月
九龙山的故事堪称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缩影。这家公司前身是上海茉织华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最初以服装、印刷、造纸和国际贸易为主营业务[citation:5]。2006年,公司更名为上海九龙山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向旅游地产转型[citation:5]。
九龙山庄园项目是公司的重头戏,位于杭州湾国家一级口岸乍浦港,规划面积达10.12平方公里。这个项目野心不小,计划将高尔夫、游艇俱乐部、马球、威斯汀酒店、商业街等融为一体,打造世界顶尖的度假胜地[citation:5]。
2015年初,九龙山股价从6.85元一路飙升至15.20元,累计涨幅超过120%[citation:1]。当时A股市场正值牛市,具备土地流转概念的九龙山被资金疯狂炒作。数据显示,在5月底的几个交易日里,机构和中小散户合计买入成交额超过了10亿元[citation:1]。
然而,危险信号已经出现:在公司股价飙升的同时,二股东李勤夫一方却在悄然减持,仅一季度就通过二级市场累计减持了6517.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citation:1]。
2015年6月1日,九龙山因筹划重大事项停牌[citation:1]。投资者们满怀期待地等待重组利好,却没想到等来的是重组计划终止的公告。重组夭折的原因令人咋舌:在大股东回避表决的情况下,二股东的弃权票实际上等同于反对票[citation:1]。
2015年11月18日,九龙山复牌一字跌停,随后股价一路下滑。有私募人士当时预测,九龙山可能面临至少5个跌停,股价很有可能跌回年初水平[citation:1]。
九龙山的基本面: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抛开资本市场的喧嚣,九龙山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从业务布局来看,九龙山旅游度假区确实有其独特优势。项目分为五个区域:旅游度假、体育运动、高档商务居住、商业区和佛教文化[citation:5]。这种综合性的度假区模式在长三角地区并不多见。
2020年5月,海航创新(九龙山更名后的主体)宣布子公司浙江九龙山开发有限公司为规范旅游秩序,整合旅游资源,自6月1日起恢复门票收费[citation:4]。数据显示,仅在当年五一期间,九龙山旅游度假区就接待游客逾35000人,出入度假区车辆9325辆[citation:4]。
公司还着力推动经营模式转型,向集观光游览、户外运动、文化体验、康体养生、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多元化综合经营模式转变[citation:4]。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也给予支持,以旅行社为核心渠道,联合度假区内各运营单位,设计多种产品及线路,努力将景区推广为平湖职工疗休养核心基地[citation:4]。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2015年三季报显示,九龙山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668.11万元[citation:1]。这意味着公司主营业务实际上处于亏损状态,当时的业绩主要依靠威尼斯小镇交房、预售房款结转收入来支撑[citation:1]。
有投资者在股吧表达了对公司前景的担忧:公司新旧东家的内斗可能重燃,这或许会让公司的经营受到影响[citation:1]。话说回来,九龙山拥有的土地资源和旅游资产确实有其内在价值,这可能也是它在退市后依然有投资者关注的原因。
命运的转折:当九龙山步入老三板
从主板退市后,九龙山进入了老三板交易,代码变为400153(海创A5)[citation:2]。这对于大多数A股投资者来说,相当于进入了“遗忘之地”。
但出乎意料的是,九龙山在老三板却展现了不一样的生命力。2023年9月,有投资者在股吧发帖称“九龙山创新高了”,并分享了自己的投资经历[citation:2]。
这位网名为“我是蔡公”的投资者自称是93年入市的老股民。他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原本打算减仓降低成本的他不小心操作错误,卖出变成了买入,104万股变成了109万股。这个“错误”反而让他获益匪浅,持股一年后涨幅达76%[citation:2]。
他在帖子中透露了自己的投资逻辑:买退市股不是为了赚差价,而是为了赌转板。他强调“减仓可以,或应该,也必须。清仓不可以”[citation:2]。这种策略与传统的炒股思维有很大不同。
老三板市场存在其特殊性。这位老股民也承认:“老三板都存在二十多年了,却又是像一个新生的刚设立的板。规则什么的都得完善。我这个93年入市的老股民都懵懂了不懂了。当然整个市场都懵懂不懂。”[citation:2]
九龙山在老三板的“复苏”可能与其基本面改善有关。公司近年来不断开辟新的经营增长点,推出多项新举措提升服务管理品质[citation:4]。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恢复,九龙山旅游度假区的游客接待量显著增长[citation:4]。
九龙山股吧:散户情绪的温度计
九龙山股吧堪称这部资本戏剧的最佳旁观者。在这里,你能看到投资者情绪的起伏变化。
2015年重组失败时,股吧里弥漫着绝望和愤怒[citation:1]。投资者不仅亏损惨重,更对二股东在重组前减持、随后又投弃权票的行为表示质疑,怀疑是否存在内幕交易[citation:1]。
而到了2023年,当九龙山在老三板创新高时,股吧氛围则变得复杂得多。有投资者感叹:“你都快翻倍了,结果我们还在深套……”;也有人直言:“坏蛋,你是来给大家伤口上撒盐的是吧!”[citation:2]
股吧里的讨论也反映了老三板投资的特点。一位投资者问道:“楼主最早有50000的持股,是怎样误操作,才能卖出变成了买入。104万股,变成了109万股????还是一次性完成的误操作。”[citation:2] 这种操作在主流股市难以想象,却在老三板市场真实发生着。
九龙山股吧成为了一个微缩的社会学样本,展现了不同投资策略、不同心理预期的投资者如何在这个边缘化的市场里寻找机会。
未来展望:九龙山能否再现辉煌?
面对九龙山的未来,投资者最关心的是:这家公司还有没有回归主板的可能?
从公司战略来看,九龙山一直在寻求转型。早在2015年重组失败后,公司就表示将“继续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大力拓展旅游产业链,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citation:1]。
2020年的公告也显示,公司计划“充分拓展旗下优质景区资源,把握杭州湾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的发展机遇,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品牌影响力”[citation:4]。公司还计划参与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在目的地建设、整体营销推广等方面与外部进行合作[citation:4]。
但话说回来,九龙山面临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多。老三板公司重回主板的案例并不多见,需要满足严格的财务和合规要求。公司内部的股权结构问题是否已经完全解决,这也是个未知数。
值得注意是,市场上存在多个“九龙山”概念。2024年10月,贵阳百花湖九龙山就因村民个人拦路设卡收费事件引发关注[citation:8]。这种名称上的混淆有时也会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判断。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九龙山的命运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进程密切相关。老三板市场作为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方案,其规则和定位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明确[citation:2]。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九龙山的故事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资本市场没有永恒的神话,只有不断变化的风险与机遇。那些在2015年高位套牢的散户,恐怕很难想象近十年后这只股票会在老三板市场迎来“第二春”。
从九龙山股吧的讨论来看,投资者对这家公司的感情复杂。有人因为意外的操作错误而获利丰厚,有人则深套多年等待解套。这种分化或许正是资本市场最真实的写照。
【文章结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欧洲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