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珠集团:一家药企的成长与突围之路

Zbk7655 6天前 阅读数 4 #滚动资讯

【文章开始】

丽珠集团:一家药企的成长与突围之路

你知道吗,一家从铁皮屋小作坊起步的药企,如何能在几十年间资产增长超过400倍,给股东带来年均近30%的回报?这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但丽珠集团还真就做到了[citation:3]。说起来,丽珠的历程还挺有意思的,它不仅是珠海市医药工业的起点,也见证了中国医药行业的很多变化。今天咱们就聊聊这家你可能听说过,但未必真正了解的制药企业。

从铁皮屋到行业巨头:丽珠的起步与发展

丽珠集团的故事始于1985年1月,那时候珠海还没有什么医药工业,丽珠可以说是从零开始[citation:3]。最初的厂房条件比较简陋,甚至有人形容是“铁皮屋式的小作坊”[citation:3]。但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在1989年凭借“丽珠得乐”系列产品和那句深入人心的“男人更需要关怀”的广告语,在全国刮起了一阵旋风,让丽珠这个名字走进了千家万户[citation:3][citation:2]。

到1993年,丽珠做了一件挺了不起的事情——成为了中国医药行业首家在A股和B股同时上市的公司,股票代码“000513”和“2000513”成了它在资本市场上的代号[citation:3][citation:2]。这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了更好的融资平台。

股权变迁与战略调整

丽珠的发展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2002年,公司迎来了重要的股权变更[citation:2]。太太药业(后来更名为健康元药业集团)成为了丽珠的第一大股东,这在当时被看作是中国医药行业的“强强联合”[citation:2][citation:3]。这次股权变动带来了以著名企业家朱保国为首的新管理团队,丽珠由此开始了“第二次创业”的历程[citation:3]。朱保国至今仍然是丽珠集团的法定代表人[citation:1]。

业务布局与产品矩阵

那么,丽珠集团具体是做什么的呢?简单来说,它是一家集医药产品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citation:1]。公司的产品线相当丰富,涵盖了: * 化学药品:包括消化道用药、抗感染药等 * 生化药品:如各种生物制剂 * 中成药:包括中药饮片、中药制剂等 * 原料药和中间体:供应给其他制药企业 * 诊断试剂及设备:用于医疗检测[citation:8]

丽珠有一些比较知名的产品品牌,比如: * 丽珠得乐系列:用于消化道疾病 * 抗病毒颗粒:抗病毒中成药 * 参芪扶正注射液:中药制剂 * 脑力隆、丽珠威等神经系统药物[citation:2]

这些产品覆盖了消化道、辅助生殖、精神神经等多个治疗领域[citation:8]。据说到2023年,公司在产品种有300多个[citation:1]。

研发创新与未来方向

制药企业要想长远发展,研发投入至关重要。丽珠集团在这方面也没松懈。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就达到4.91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7.82%[citation:7]。这些投入主要聚焦在几个关键领域: * 消化道领域:继PPI药物艾普拉唑之后,新一代抑酸药物JP-1366(P-CAB)片剂已完成Ⅲ期临床并提交上市申请[citation:7]。 * 辅助生殖领域:公司的尿源促卵泡激素丽申宝占据国内超90%市场份额,生物药重组人促卵泡激素丽优彼已报产[citation:7]。 * 精神神经领域:已形成覆盖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多个适应症的产品组合[citation:7]。 * 慢病管理领域:包括抗感染、代谢、自免、心脑血管等方向[citation:7]。例如,公司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一种适应症正处于上市审评审批阶段,另一种适应症已进入Ⅲ期临床后期[citation:7]。

值得一提的是,丽珠集团在2023年还有不少研发进展,比如注射用伏立康唑获批注册,主要用于进展性、可能威胁生命的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citation:2]。同年5月,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上海丽珠制药还获得了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的《药品注册证书》[citation:2]。这些成果显示出丽珠在研发上的持续努力。

不过话说回来,新药研发确实是个长期过程,从实验室研究到最终获批上市,中间变数不少。丽珠的这些在研产品最终能有多少成功转化为市场产品,可能还需要时间验证。

财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看一家企业,财务数据往往能说明很多问题。丽珠集团在2024年实现了营业收入118.12亿元,虽然同比下降了4.97%,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了20.61亿元,同比增长5.50%[citation:8]。这种“收入略降但利润反增”的现象,或许暗示公司可能在成本控制或产品结构优化上做了些工作。

到了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2.7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1亿元,同比增长9.4%[citation:7]。从这些数据看,丽珠的盈利能力还是不错的。

从业务构成来看,2023年的数据显示,化学制剂产品是丽珠的主要收入来源,实现销售收入65.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2.86%[citation:9]。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贡献了约32.53亿元的收入,占26.17%;中药制剂产品销售收入约17.45亿元,占14.04%[citation:9]。

社会责任与行业荣誉

一家企业能做这么大这么久,通常不会只关注经济利益。丽珠集团在社会责任方面也有一些行动。比如在1996年,由丽珠员工捐款建设了四川通江“丽珠希望小学”,员工还资助了几十名贫困学生[citation:2]。1998年,公司又捐资100多万元建设了以“抗洪英雄”高建成命名的“高建成中学”[citation:2]。

在2003年非典期间,丽珠捐赠了400余万元用于抗击非典[citation:2]。2001年,公司还捐款300万元与卫生部合作成立“中国卫生管理人才培训—丽珠基金”,为国家培训高级医院管理人才数百人[citation:2]。这些举措表明丽珠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也在回馈社会。

在行业认可方面,丽珠获得过不少荣誉: * 1996年被国家科委认定为火炬计划76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之一[citation:3] * 1999年“丽珠”注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citation:3] * 2011年入选首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citation:2] * 2018年荣获“最具品牌价值上市公司”奖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称号[citation:2][citation:5]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虽然丽珠集团有着不错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但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说,公司2023年的中药制剂产品收入虽然同比增长了39.19%,但生物制品销售收入却同比下降了79.33%[citation:9]。这种不同业务板块的表现差异,反映了医药市场竞争的激烈和不确定性。

另外,丽珠集团在2023年也曾经历股价波动,甚至在2023年8月7日一度闪崩跌停[citation:2]。资本市场的变化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这可能也提醒着投资者医药股存在一定的波动风险。

展望未来,丽珠集团正在向抗感染、代谢、自免、心脑血管等慢病领域拓展[citation:7]。这些领域市场空间大,但竞争也不小。公司还在推进国际化战略,2023年化学制剂产品在海外市场获批注册4个,新递交注册12个[citation:9]。

2023年11月,丽珠医药还提交了对其子公司丽珠试剂进行分拆及独立上市的申请[citation:2]。这种分拆动作可能有助于聚焦不同业务的发展,但具体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结语:从优秀到卓越的征程

丽珠集团自称“是一个优秀的公司,但还不是一个卓越的公司”[citation:2]。从1985年那个铁皮屋小作坊,到如今拥有5000名员工[citation:3]、53条通过GMP认证的生产线[citation:6]的现代化制药企业,丽珠确实走了很长的路。

医药行业是个需要长期投入、持续创新的领域,同时面临政策监管、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影响。丽珠集团未来的发展,可能取决于它能否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同时,成功拓展新的增长点,以及如何应对行业中的各种挑战。

对于投资者和关注医药行业的人来说,丽珠集团的历程和现状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制药企业发展的有趣窗口。它的过去确实有不少亮点,但未来的故事,还需要继续书写。

【文章结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