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上市公司:山区小城的资本逆袭之路

Zbk7655 6天前 阅读数 4 #滚动资讯

【文章开始】

丽水上市公司:山区小城的资本逆袭之路

你知道吗?在浙江西南部山区,有这样一个地方:它不像杭州、宁波那样声名显赫,却悄悄培育了多家上市公司,甚至还有企业正在冲击北交所。这就是丽水——一个你可能没想到的资本聚集地。今天咱们就聊聊丽水上市公司的那些事儿,看看这座山城是怎么在资本市场闯出一片天的。

丽水也有上市公司?数量不多但特色鲜明

说实话,很多人可能没想到丽水这样的山区城市也会有上市公司。但根据最新数据,丽水全市目前有A股上市公司7家(包括沪深北主板5家和创业板2家),此外还有5家境外上市公司(如在纳斯达克上市)和18家“新三板”挂牌公司[citation:9]。虽然从数量上看不算多,但在浙江省内乃至全国革命老区中,这个表现已经相当不错了。

丽水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还挺广的,涵盖了: * 金融领域:像浙江稠州银行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这样的机构[citation:7]。 * 通信设备:例如专注光通信的升华通信[citation:7]。 * 机械制造:如生产塔架式起重机的永强机械[citation:7]。 * 生物医药:代表企业有在创业板上市的维康药业[citation:10]。 * 汽车零部件:如科马材料、嘉利股份等[citation:6][citation:2]。

这些公司通过资本市场,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也为丽水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虽然与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相比,丽水上市公司数量不算多,但它们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却可圈可点,成功地将自身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citation:7]。


国资操盘与民企突围:两种不同的上市路径

丽水上市公司的背后,似乎有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一是政府主导的国资操盘,二是市场驱动的民企突围。这其实也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区企业发展的两种模式。

先说国资操盘。丽水国资在资本市场的运作,最典型的案例要数2020年收购威帝股份。当时,丽水经开区管委会通过丽水久有股权投资基金,斥资7.5亿买下了这家黑龙江上市公司21.43%的股权,拿到了控制权[citation:4]。但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收购后,威帝股份的营收一直没能突破1亿元大关,2023年甚至只有5230万元,还因为业绩不达标被给了黄牌警告(*ST),差点退市[citation:4]。虽然2025年成功摘帽,但丽水国资的这笔投资账面缩水了3亿多[citation:3]。为了“保壳”,丽水国资不得不把之前设立的两家公司剥离出去,还尝试收购其他资产,但两次重组都失败了[citation:4]。直到2024年底收购了阿法硅51%的股权,绑上了奇瑞这条线,才算有了点起色[citation:4]。

再看民企突围。丽水的民营企业选择了一条更市场化的道路。比如做汽车摩擦片的科马材料,从2013年开始就多次冲击IPO,先是创业板,没成;又挂新三板,然后主动摘牌;再去创业板,又撤回来;直到2024年3月又重新挂上新三板创新层,现在正在冲北交所[citation:6]。还有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从1987年做起,现在是集汽车、摩托车车灯设计、开发、制造与销售于一体的专业供应商,客户包括奇瑞、广汽、比亚迪甚至小鹏这样的新能源车企[citation:2]。嘉利股份2024年11月挂牌新三板,2025年5月进入创新层,也在积极筹备北交所上市[citation:2]。

这两种路径各有千秋吧。国资操盘能快速拿到上市平台,但后续整合和经营挑战不小;民企IPO虽然路途坎坷,但一旦成功,可能根基更稳。


“丽水特色”的产业选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丽水的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在选择产业方面似乎挺有“丽水特色”的——就是善于利用本地资源,和生态价值转化结合起来。

比如生物医药产业。丽水被誉为浙西南的“天然药园”,中药材资源多达2344种,占浙江省的98%[citation:10]。这种资源优势直接转化为了产业优势。维康药业就是丽水土生土长的医药企业,2020年成为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上市企业之一[citation:10]。它的主营产品是银黄滴丸、益母草分散片这类中成药,综合毛利率能达到70%左右,2019年营收6.4亿元,净利润1.26亿元[citation:10]。上市后募了8.3亿元,准备投建医药大健康产业园[citation:10]。还有浙江贝尼菲特药业,它是浙江省内率先研发生产中药配方颗粒的企业,已经有近700种中药配方颗粒上市[citation:10]。2020年疫情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04.52%[citation:10]。

丽水开发区健康医药产业的亩均税收达到了89万元,这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citation:10]。看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丽水不只是句口号,而是实打实的经济发展模式。

除了生物医药,丽水还在培育一些“无中生有”的产业,比如以关键材料为核心的特色半导体产业集群。最近五年引进了91个半导体项目,总投资超过800亿元,形成了浙江省内第二条半导体产业链[citation:5]。虽然目前这个领域还没有上市公司,但未来很可能会有。


上市背后的推手:政府、市场与山海协作

企业上市不是单打独斗的事,背后需要很多推手。丽水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可能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

丽水市政府在2018年就成立了“丽水市企业上市和并购促进会”[citation:1]。虽然注册资本只有3万,但至少说明政府有意识地在推动企业上市和并购。

“山海协作”工程也在丽水企业上市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这个工程是浙江省内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结对帮扶合作。丽水已经与宁波、嘉兴、湖州建立了市级结对关系;9个县(市、区)和丽水经开区则与省内7个市的24个经济强县、5个开发区实现了结对全覆盖[citation:5]。这种合作为丽水企业提供了更多资源和支持。

比如全省首个山海协作“产业飞地”孵化器——丽水甬莲智能制造产业园,已经引进了353家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企业,引资超过30亿元,还跻身“国字号”科技企业孵化器[citation:5]。还有杭州丽水数字大厦,作为丽水在杭州的“科创飞地”,成了高端人才引进、产业升级和产业孵化的“桥头堡”,实现了“项目孵化在杭州、成果转化在丽水”的模式[citation:5]。

这种“飞地”模式,可能为解决山区城市吸引人才难、创新资源少的问题提供了个思路。


挑战与未来:丽水上市公司的前景如何

虽然丽水上市公司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

规模普遍偏小是个问题。像威帝股份,历史上最高营收也只有2.11亿元[citation:3],2020-2024年间没有一年的营收超过1亿元[citation:3]。在这种规模下,抗风险能力自然就弱,一旦市场有点风吹草动,就可能触及退市红线。

技术门槛和市场竞争也是大挑战。像科马材料,虽然它在干式摩擦片的T2生产工艺上只有两家企业能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另一家是舍弗勒)[citation:6],但整个干式摩擦片全球市场空间也就110亿元左右,国内市场更小,只有15-16亿元[citation:6]。而且手动挡汽车市场还在萎缩,虽然混合动力车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机会,但未来前景还是存在不确定性[citation:6]。

人才和创新也是丽水上市公司需要面对的。山区城市吸引和留住人才确实不如大城市有优势。虽然丽水想了不少办法,比如建“科创飞地”,搞“共享人才”机制[citation:5],但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不过话说回来,丽水也有自己的优势。生态环境好,适合发展健康医药、高品质农业等绿色产业[citation:5][citation:10]。而且这些年来,丽水的经济发展很快,从1949年到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从0.79亿元增加到1964.44亿元[citation:8],按不变价计算,1978年到2023年年均增长9.8%[citation:8]。2023年人均GDP达到77908元[citation:8],2024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了5万元大关[citation:5]。所有这些,都为丽水上市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经济环境。

结语

丽水的上市公司群体,可能规模不大,但特色鲜明。它们扎根于山区,却能够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值的发现。无论是国资主导的威帝股份,还是民营的科马材料、嘉利股份,或者是生物医药领域的维康药业,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探索着山区企业的资本之路。

虽然面临规模、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挑战,但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下,丽水的上市公司很可能走出一条不同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异化发展道路。这条路可能更注重生态价值转化,更注重与本地资源结合,更注重可持续发展。

未来,随着丽水机场的通航[citation:8]和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丽水与外界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交往肯定会更加频繁,这也会为丽水上市公司带来新的机遇。作为浙江乃至全国革命老区中的经济亮点,丽水上市公司的发展值得关注。

【文章结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