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通用基金的发展之路与战略转型
【文章开始】
国金通用基金的发展之路与战略转型
你知道吗?一家基金公司成立之初,可能连“挖”个有经验的基金经理都挺难,银行渠道也不好谈,发行新产品的成本高到可能一两年都收不回来。国金通用基金(后来更名为国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2011年11月2日成立之初,大概也面临类似的挑战[citation:1][citation:6]。那么,这样一家“次新”公司,是怎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位置的?它又做了哪些有意思的尝试?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
▍国金基金是谁:背景与家底
国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在听起来名字挺响亮,但它最初成立时叫“国金通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到了2015年7月才改了名[citation:1][citation:5]。公司的注册地在北京市怀柔区府前街三号楼3-6,但现在办公地点是在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7号国际财经中心D座14层[citation:1][citation:2]。
公司的股东背景 还挺有来头,主要包括: *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9%,后来在2022年的一次股权变更后增持至51%)[citation:1][citation:5] * 苏州工业园区兆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9.5%)[citation:1][citation:5] * 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9.5%)[citation:1][citation:5] * 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最初为12%,后来变更为5%)[citation:1][citation:5]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7月,公司还完成了部分股权转让给员工持股平台,这或许说明公司也注重内部激励[citation:5]。
公司的注册资本是2.8亿元人民币,后来在2018年12月14日完成了增资,天眼查数据显示其注册资本显示为36000万元人民币[citation:1][citation:5]。
▍发展历程中的几个关键点
一家公司的成长,总有几个关键节点。对于国金基金来说,这些节点大致是:
- 2011年11月2日:公司正式成立[citation:1]。
- 2012年2月17日:拿到《基金管理资格证书》,可以正式开展业务了[citation:1]。
- 2012年9月7日:注册资本从1.6亿元增加至2.8亿元,实力增强了[citation:1]。
- 2013年1月25日:专户子公司“北京千石创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搞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citation:1]。这个子公司表现还挺活跃,到2016年6月底,成立的产品都有728只了,累计管理规模超过4200亿元[citation:1]。
- 2014年1月15日:销售子公司“上海国金通用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主要负责基金销售[citation:1]。
- 2015年7月17日:公司更名为“国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名字[citation:1]。
- 2022年:公司拿到了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资格,旗下“国金铁建重庆渝遂高速公路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获批,这意味着它们又能参与一块新的业务领域了[citation:5]。
▍产品与投资:他们主要卖啥?
国金基金的产品线覆盖了货币型、债券型、混合型、股票型和指数型等多种基金类型[citation:5]。截至2016年6月30日的数据显示,他们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大约是267亿元,而专户子公司的管理规模就更大了,超过4200亿元[citation:1]。
固定收益和量化投资 是他们的两大战略重点[citation:1]。固定收益方面,主要是债券型产品和现金管理类产品(比如货币基金);量化投资方面,则侧重多因子策略、择时策略、套利策略等[citation:1]。
他们旗下一些比较有名的产品包括: * 国金国鑫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这只基金拿过不少奖,比如2014年度的平衡混合型明星基金奖[citation:1][citation:5]。 * 国金金腾通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在2015年末的货币基金评选中排名第一,表现挺亮眼[citation:1]。 * 国金沪深300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这是他们早期发行的一只被动指数产品[citation:1]。
▍战略转型:为什么看好被动投资?
这可能是国金基金发展过程中一个挺有意思的战略思考。公司的副董事长尹庆军先生曾经深入思考过公司的发展方向[citation:6]。
对于国金基金这样的次新公司来说,主动投资可能面临一些现实困难,比如研究团队和明星基金经理的成本高,渠道发行费用也贵[citation:6]。于是,他们看到了被动投资(比如指数基金) 的机会。
尹庆军先生认为被动投资有几个好处: * 决策过程更系统化,人为干预少,透明度高,也容易复制。 * 运营成本可能更低:不需要庞大的研究团队,一个基金经理可以管多只产品;建立好流程后容易“自动化”;客户主要是机构,直销模式能降低销售成本。 * 当时监管部门鼓励创新,而且国内被动投资产品占比相比国外还比较低,有发展空间[citation:6]。
当然,转向被动投资初期也需要投入,据说一年可能要400-500万,一两年后才可能见效[citation:6]。国金基金当时经过增资,是有能力承担这笔支出的[citation:6]。
他们为此还勾画了一个“房子”战略: * 房顶:被动投资产品,作为重点和品牌。 * 两根支柱:主动型公募产品和专户子公司业务,提供支持和超额收益[citation:6]。
2013年7月初发行的国金通用沪深300分级基金,就是这个战略下的第一只产品[citation:6]。不过话说回来,这种转型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还得看市场特别是机构客户是否买账,以及公司自身的产品设计和IT支持能力是否跟得上[citation:6]。
▍公司荣誉与社会责任
一家公司做得好不好,获得的奖项和认可也是一个参考。国金基金这些年拿的奖还真不少,比如:
- 《证券时报》的“年度明星基金公司成长奖”(2015年)[citation:1]
- 《上海证券报》的“金基金?成长基金管理公司奖”(2016年)[citation:1][citation:5]
- 济安金信给出的货币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五星评级(2015年)[citation:1]
- 《经济观察报》的“年度卓越成长基金公司”(2015年)[citation:1]
- 2023年,他们还获得了“年度新锐品牌”和“年度最佳财富长青奖”[citation:5]
除了做生意,国金基金也参与了一些公益活动。比如2013年雅安地震后,他们紧急组织了员工向灾区捐赠急需物资[citation:5]。2016年起,他们一方面继续资助“桂鑫书屋”,另一方面还在北京怀柔区开展了为期五年的植树造林活动[citation:5]。
▍小结:国金基金的特点与思考
回顾国金基金(原国金通用基金)的发展,大概能看出这么几个特点:
- 股东背景多元且稳定,主要股东是国金证券等机构。
- 业务范围比较全,不仅有公募基金,还有专户子和销售子公司。
- 在固定收益和量化投资领域有侧重,尤其后来战略上比较看重被动投资产品。
- 获得了一定的行业认可,拿下不少奖项。
当然啦,基金公司最终还是要靠业绩和口碑说话。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任何基金产品都需要仔细了解它的投资策略、风险收益特征,以及管理人的历史业绩和能力。国金基金虽然提出以被动投资为特色的战略方向,但实际效果如何,或许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和市场的进一步验证。
【文章结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欧洲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