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基金:万亿资管巨头的十年蜕变与价值坚守

Zbk7655 12小时前 阅读数 2 #滚动资讯

【文章开始】

博时基金:万亿资管巨头的十年蜕变与价值坚守

十年时间,管理规模从3000亿到1.6万亿,这家老牌基金公司如何实现涅槃重生?

“一家基金公司,十年规模增长近6倍,这可能吗?”当博时基金董事长江向阳在2015年7月接手时,这家曾经行业领先的公司正面临规模排名滑落、人员流失的困境。而到了2025年,博时基金已成长为管理规模超1.6万亿元的行业巨头[citation:3][citation:9]。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01 起源与蜕变,从“老五家”到行业巨头

博时基金成立于1998年7月13日,是中国内地首批成立的五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citation:1]。这家被称为“老五家”的元老级机构,在二十多年间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个发展历程。

但博时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15年,当江向阳接手博时基金时,公司公募规模排名已出现下滑,人员离职率一度攀升[citation:3]。那时的博时,管理规模约3027亿元[citation:3]。

江向阳的到来开启了博时基金的“二次改革”序幕[citation:6]。他主导的改革从三个关键领域入手:

  • 债券基金业务:2015年下半年,博时率先对接银行需求,提供债券主动管理服务[citation:2]
  • 货币基金业务:2017年抓住余额宝发展契机,扩大互联网货币基金管理规模[citation:2]
  • 投研体系改革:推行“投研一体化”和“投研四互”机制[citation:6]

这一系列改革效果显著。到2020年,博时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已突破1.2万亿元[citation:2],实现了从千亿级向万亿级的跨越。

02 规模跃升,数字背后的实力增长

谈到基金公司,我们自然会问:它的实力到底如何?博时基金过去十年的规模数据或许能给出一些答案。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博时基金管理规模已达到16069亿元人民币[citation:3],较2015年的3027亿元增长了近6倍[citation:3]。这一数字背后有更多细节值得关注:

  • 公募基金数量:从2017年的192只[citation:1]增加到2025年的394只[citation:3]
  • 非货币基金规模:从2015年的841亿元[citation:3]增长至2025年的6729亿元[citation:3]
  • 客户数量:从2020年的1.2亿人[citation:2]增长至2025年的1.8亿人[citation:3]
  • 累计分红:超过2186亿元[citation:3],十年间为投资者创造超2000亿利润[citation:3]

这些数字背后,反映的是市场与投资者对博时基金认可度的持续提升。不过话说回来,规模只是结果,真正支撑一家基金公司长期发展的是其投资理念和能力

03 价值投资,博时的核心投资哲学

“做投资价值的发现者”——这是博时基金始终坚持的投资理念[citation:1]。但这一理念具体指什么?它是如何实践的?

早在2002年10月,博时基金就推出了业内首只明确标注“价值”的开放式基金——博时价值增长基金[citation:6]。该基金在2003年凭借对汽车、钢铁等“五朵金花”的准确把握,成为行业冠军[citation:3]。

价值投资在博时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博时不断丰富其内涵:

  • 拓展价值投资内涵:结合宏观周期、技术周期、产业周期评估企业价值[citation:3]
  • 两类核心资产:着力打造代表中国经济竞争力的核心资产和代表转型升级方向的战略性资产[citation:5][citation:7]
  • 科创企业定价:针对科创企业特点,发展“成长溢价”理论[citation:3]

在固收投资领域,博时同样表现出色。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博时基金固定收益类基金近十年绝对收益高达133.52%,在52家可比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三[citation:7]。

04 四大体系,构筑博时核心竞争力

一家基金公司要长期立足,需要系统性的能力支撑。博时基金构建了四大核心体系,这些体系成为其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科技投资体系方面,博时早在2017年就成立科创投研一体化小组[citation:3]。截至2025年上半年,博时共发行75只科创主题基金,规模突破500亿元[citation:3]。

指数化业务生态体系是博时的另一张王牌。自2009年首只ETF成立以来[citation:3],博时已建立起覆盖宽基、跨境、商品等多元类别的指数产品体系。2025年,博时非货ETF管理规模已突破2200亿元[citation:3]。

此外,博时还构建了多元资产配置体系数智化信息化平台[citation:3]。特别是在数智化方面,博时2018年启动AI技术探索,2023年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将AI广泛应用于投研、风控等全业务环节[citation:3]。

这四大体系共同构成了博时基金应对市场变化的坚实基础,但具体哪种体系贡献最大,可能因市场环境不同而有差异。

05 人才战略,博时十年培养计划

基金行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人才是核心资产。博时基金在人才培育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和方法。

博时著名的“10年投资人才培养计划”要求研究员深耕产业四年,考核通过后还需继续从事5-6年的深度产业研究,整个周期长达十年[citation:3]。江向阳解释:“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必须对2-3个产业有深度研究和深厚积累,否则可能会不够扎实,没有定力”[citation:3]。

为留住人才,博时推行“双通道机制”,实现行政序列与专业序列并行[citation:3]。在这一机制下,顶尖基金经理可获得高管级别薪酬,首席研究员可晋升至部门总经理职级[citation:3]。

这种长周期、系统化的人才机制,帮助博时打造了一支高度稳定的投研团队。2019年,博时员工主动离职率仅为7.4%,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citation:5]。

06 领导层变更,新征程的开启

2025年9月,博时基金迎来重大人事变动:执掌公司十年的董事长江向阳调离,由总经理张东接任董事长[citation:9][citation:10]。

江向阳在博时的十年是公司实现规模飞跃的关键期。他先后担任总经理、董事长,带领博时从困境中崛起,抓住了资管行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citation:3][citation:11]。

张东则是招商体系的老将,拥有近30年的银行从业经验,尤其在零售和财富管理领域经验丰富[citation:9][citation:10]。他在招商银行历任零售银行部、财富管理部、信用卡中心等多个部门负责人[citation:10],2024年5月出任博时基金总经理[citation:9]。

这一人事变动意味着什么?业内观点认为,张东的银行背景和财富管理经验可能有助于博时进一步整合股东资源,强化在渠道和客户方面的优势[citation:10]。


回顾博时基金的发展历程,从1998年成立时的“老五家”之一,到如今管理规模超过1.6万亿元的行业巨头,其成功或许源于对价值投资的长期坚守与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把握。

随着新董事长张东的上任,博时基金能否在保持固收优势的同时,在权益投资等领域实现新突破,这或许将决定其下一个十年的行业地位[citation:9][citation:11]。

【文章结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