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运通股票:9天5个涨停背后的冷热交织
【文章开始】
京运通股票:9天5个涨停背后的冷热交织
一边是9个交易日斩获5个涨停板,股价飙升60%;另一边是去年巨亏23.6亿元,上市以来首次业绩“滑铁卢”。京运通这只股票最近在A股市场的表现,简直就像一部悬念迭起的金融大片。
“我们近期并没有利好信息,公司在稀土领域也没有什么布局。”当记者联系到京运通董秘办工作人员时,得到了这样的回应[citation:1]。这就不禁让人纳闷了:一家公司自己都说没利好的企业,为什么股票会遭到投资者抢购呢?
01 股价异动,资本为何疯狂追捧?
先来看看京运通最近的表现有多抢眼。就在5月16日,京运通股票再次强势封停[citation:1]。短短9个交易日内,已经成功斩获5个涨停板[citation:1]。
截至当天收盘,公司股价定格在3.99元/股,总市值攀升至96.34亿元[citation:1]。如果把时间线拉长到近20个交易日,京运通股价累计涨幅高达60.24%[citation:1]。
市场交易数据更是显示出投资者浓厚的兴趣——截至5月16日收盘,买一榜单上,14.8万手买单死死封住涨停板[citation:1]。
面对这种异常波动,京运通自己也坐不住了。公司先后在5月8日和5月15日两次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明确表示“除已披露事项外,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citation:1]。
02 传闻四起,投资者在赌什么?
既然公司都说没利好,那市场到底在炒作什么?我梳理了一下投资者的讨论,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猜测[citation:1]:
- 光伏设备概念:京运通确实从事高端装备制造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光伏设备和半导体设备
 - 半导体材料概念:公司在这方面也有布局
 - 稀土概念:这是传得最凶的一个
 
不过,京运通董秘办工作人员明确告诉记者:“公司在稀土领域也没有什么布局[citation:1]。”这里有个值得玩味的细节,公司其实在2016年与北方稀土成立过一家合资公司,从事稀土基脱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销售,京运通间接持股35%[citation:1]。
从收入结构来看,2024年公司来自海外地区的收入只有598.58万元,在整体营收中占比非常小[citation:1]。设备业务方面,2024年受行业波动影响,公司高端装备业务对外销售减少,该业务实现主营收入4122.12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6.36%[citation:1]。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分析认为,“虽然公司公告没有需要披露的信息,但是市场中的传言仍可能激发投资者的情绪,推动二级市场股价非理性波动[citation:1]。”
03 财务真相,辉煌表象下的业绩困境
抛开股价表现,我们来冷静看看京运通的实际经营状况。2024年,京运通业绩遭遇“滑铁卢”,出现了自2011年上市以来首次且规模最大的亏损[citation:1]。
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91亿元,同比减少56.28%,实现归母净利润-23.61亿元,降幅高达1100.46%[citation:1]。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相当于公司每天一开门就亏掉600多万元。
具体到各块业务的表现[citation:1]:
- 新能源发电业务:2024年累计结算电量超16亿千瓦时,主营收入为11.05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10.57%
 - 新材料业务:主营收入28.1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5.97%;营业成本为40.37亿元,全年毛利率水平为-43.29%
 
造成巨额亏损的“罪魁祸首”当属公司新材料业务[citation:1]。该业务的硅片产品毛利率为-39.53%,硅棒产品毛利率更是低至-105.1%[citation:1]。
04 光伏寒冬,行业寒冬中的艰难求存
京运通的困境并非个案,而是整个光伏行业现状的一个缩影。2024年,光伏行业的供需波动仍在持续,产业链各环节均面临价格下行压力[citation:1]。
硅片环节市场竞争尤其激烈,产品售价承压[citation:1]。这种行业变化对京运通新材料业务的影响非常大,该业务不仅出现较大经营亏损,而且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也很大[citation:1]。
京运通新材料业务的主要生产基地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包括乐山一期、乐山二期两个项目[citation:1]。截至2024年底,公司乐山二期项目主体框架建设工作已完成,核心生产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citation:1]。
但公司董秘办工作人员透露,一期二期项目虽然都在生产,但开工率具体多少不好说,由基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citation:1]。
卓创资讯硅片分析师刘一君对市场走势的判断也不乐观:“2025年以来,硅片价格整体呈先涨后跌之势,但维持低位运转,市场仍然位于底部位置[citation:1]。”
未来硅片需求可能将整体保持平淡,价格或还有小幅下探空间[citation:1]。
05 转型之路,新材料能否成为救命稻草?
面对主营业务的困境,京运通也在寻求转型。但跨界发展真的能成为救命稻草吗?我们可以看看同行业的一个案例。
捷强装备原本主营业务是核生化安全装备,但在2025年上半年,其净利润由盈转亏,大幅下滑798.61%[citation:4]。于是公司选择跨界并购,以4690万元现金收购山东碳寻51%股权,切入纳米级碳材料赛道[citation:4]。
这个案例与京运通有相似之处。截至评估基准日,山东碳寻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586.32万元,而评估价值达1.03亿元,评估增值率高达1656.72%[citation:4]。
高估值背后是业绩承诺:转让方承诺山东碳寻2025年至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500万元[citation:4]。
跨界并购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捷强装备在公告中也提示了多个风险,包括开展新业务的跨界风险、市场不确定性风险、原材料采购集中度偏高、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等[citation:4]。
06 未来展望,京运通的价值与风险并存
2025年一季报显示,京运通通过合理调整新材料业务开工率等措施,亏损金额同比有所减少[citation:1]。但公司仍延续亏损状态,实现营业收入约6.83亿元,同比减少53.50%,归母净利润约-0.91亿元[citation:1]。
从估值角度看,京运通当前市盈率(TTM)为-7.24,市净率为1.22[citation:6]。这意味着由于公司亏损,市盈率已经失去参考意义,而市净率略高于1,表明市场给予其小幅溢价。
京运通的基本面概况可以总结为:公司盈利能力偏弱,成长能力偏弱,营运能力较弱,偿债能力良好[citation:6]。当前估值在历史低位区间,处于行业内偏低水平[citation:6]。
财务健康状况方面,京运通的几项关键指标在行业内排名靠后:净资产收益率TTM为-16.8786%(行业排名:125/131),销售净利率TTM为-48.5004%(行业排名:128/131)[citation:6]。
回过头来看,京运通这一轮股价上涨,更像是市场资金在寻找低价股机会时的集体选择。在A股市场,4元左右的价格确实容易成为资金关注的对象[citation:2]。
就像2018年股价仅为4元的东方通信,2020年同样股价4元的九安医疗,都因为搭上了当时市场上最热门的5G、医疗概念的顺风车,实现了超过10倍的涨幅[citation:2]。
不过话说回来,股票投资最终还是要回归基本面。虽然短期股价可能受市场情绪推动,但长期来看,一家公司的价值终究要由其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决定。
京运通能否抓住行业调整期的机会,通过技术升级和成本控制走出困境,这才是投资者真正应该关注的问题。
【文章结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欧洲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