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姚劲波6.6亿入主易明医药,资本棋局背后暗藏什么玄机?

Zbk7655 4天前 阅读数 8 #欧洲时讯

【文章开始】

58同城姚劲波6.6亿入主易明医药,资本棋局背后暗藏什么玄机?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做分类信息网站的互联网大佬,为什么会突然花6个多亿去买一家医药公司?这事儿就发生在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身上。2025年6月,姚劲波通过他控制的北京福好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以6.62亿元拿下了A股上市公司易明医药23%的股权,成为了这家医药公司的新主人[citation:1][citation:2]。

消息一出,易明医药的股价直接一字涨停,市场反应这么热烈,背后肯定有故事。姚劲波这次跨界收购,到底是为了什么?是简单的财务投资,还是有着更深层的资本布局?咱们一起来扒一扒。

一、交易细节:高溢价背后的诚意与算计

先来看看这笔交易的具体情况。姚劲波收购易明医药23%的股份,每股价格定在15.1元,比易明医药停牌前的收盘价12.18元高出近24%,总价达到6.62亿元[citation:1][citation:2]。在当下市场环境下,愿意出这么高的溢价,姚劲波可以说是给足了诚意。

不过话说回来,高溢价也意味着高期望。交易完成后,原实控人高帆的持股比例从25.59%降到2.59%,基本上算是全身而退了[citation:1]。而姚劲波不仅拿到了控股权,还安排了一系列人事变动——北京福好有权提名三位非独立董事和三位独立董事,公司的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也都由北京福好提名的人选担任[citation:1]。这意味着姚劲波将完全掌控这家上市公司。

更引人注目的是交易中设置的业绩对赌协议。原实控人高帆承诺,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易明医药的营收每年不低于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每年不低于3000万元[citation:1][citation:7]。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高帆需要向姚劲波进行补偿。

这种安排挺有意思的,既保证了上市公司短期内的业绩稳定性,又为姚劲波后续可能的资本运作留出了空间。

二、为什么是易明医药?一家被看中的“壳公司”

易明医药到底是家什么样的公司,能让姚劲波愿意花6个多亿入手?

易明医药是2016年在深交所上市的综合性医药企业,主要产品集中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妇科产科等领域[citation:1]。它的核心产品是米格列醇片,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这个产品就占了公司2024年总收入的72.72%[citation:10][citation:11]。可以说,易明医药是一家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的传统药企。

从财务数据看,易明医药的表现只能说一般般。上市8年多,营收从4.52亿元增长到6.52亿元,但净利润却从0.55亿元降至0.46亿元[citation:1]。2024年,公司营收6.52亿元,同比还下降了2.27%[citation:10]。这样的业绩表现,在医药行业里并不算亮眼。

那姚劲波看中它什么了呢?或许正是看中了它的“普通”。易明医药股权结构简单,资产负债率低(19.53%),账上还有4.27亿元的货币资金[citation:1]。这种“干净”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可是香饽饽,非常适合作为资本运作的平台。

有市场分析认为,易明医药符合一个“优质壳资源”的特征:股权集中、负债低、现金流稳定[citation:1][citation:7]。对于正在为旗下资产寻找上市平台的姚劲波来说,这或许正是他需要的。

三、姚劲波的资本困局与突围之路

要理解姚劲波为什么这么做,得先看看他这些年面临的资本困境。

姚劲波2005年创建了58同城,2013年成功在纽交所上市。之后58同城并购了赶集网、安居客等公司,一度风光无限[citation:1]。但好景不长,58同城慢慢掉出了互联网第一梯队,营收增速从2015年的185.1%暴跌到2019年的18.56%[citation:1]。2020年9月,58同城最终从纽交所私有化退市[citation:1]。

退市后,姚劲波一直在努力推动旗下资产重新上市,但这条路走得并不顺畅: - 2021年4月,58系旗下的安居客递表港交所,但随着地产行业转冷,IPO计划最终搁浅[citation:1] - 2021年6月,家政服务平台天鹅到家向美股发起冲击,但仅17天后就暂停了[citation:1] - 快狗打车算是唯一成功上市的公司,但上市后业绩持续亏损,股价从最高23.15港元跌到过0.24港元,市值蒸发了97%[citation:1][citation:11]

这种背景下,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姚劲波要另辟蹊径了。如果直接IPO走不通,那么通过收购A股上市公司获取控制权,或许是一条捷径。

四、跨界医药,意欲何为?

互联网大佬跨界做医药,听起来有点不搭调。姚劲波这步棋到底图什么?可能有这么几个考虑:

首先是为旗下资产寻找上市平台。姚劲波手下有不少业务板块,比如房产领域的安居客、招聘领域的中华英才网、本地服务领域的58到家等[citation:1][citation:9]。这些资产如果单独上市困难,那么装入一个已有的上市公司“壳”里,或许是个更快捷的选择。

其次是看中医药行业的稳定性。医药行业虽然增长不像互联网那么快,但需求稳定,受经济周期影响小。易明医药主要产品针对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病,这类市场长期存在,现金流可预测性强[citation:7][citation:11]。

还有就是政策环境的支持。2024年以来,A股市场并购重组政策有所放宽,“并购六条”等政策为资本运作提供了更多便利[citation:1]。这种环境下,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案例明显增多,不只是姚劲波,像哈啰实控人杨磊、梅花创投吴世春等也都在这条路上探索[citation:1]。

不过话说回来,跨界整合从来都不容易,尤其是互联网和医药这两个差异巨大的行业。姚劲波能否成功嫁接两者的优势,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五、不只是姚劲波:二线互联网资本的集体转向

有意思的是,姚劲波并不是唯一一个走这条路的互联网大佬。近年来,一批二线互联网公司都开始把目光转回A股,通过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来寻求资本出路。

比如同城物流龙头货拉拉,从2021年开始多次尝试上市,但至今未果[citation:1]。社交平台Soul也是类似,先后尝试赴美、赴港上市,均未成功[citation:1]。这些公司面临的共同问题是:资本环境变化,IPO门槛提高,独立上市变得越来越难。

这种情况下,收购A股“壳公司”成了一种新选择。今年3月,哈啰实控人杨磊就通过旗下公司拿下了A股上市公司永安行的控制权[citation:1]。4月,跨境电商物流龙头纵腾网络也以6.4亿元拿下了绿康生物的控制权[citation:1]。

这种集体转向背后,反映的是中国互联网行业资本退出路径的深刻变化。当传统的IPO道路不再畅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资本化就成为必然选择。

六、未来走向:资产注入还是业务整合?

那么,姚劲波入主易明医药后,会怎么运作呢?目前来看,可能有几个方向:

一种可能是将58系的部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姚劲波旗下有大量未上市资产,这些资产如果能装入易明医药这个平台,无疑会快速提升上市公司价值[citation:1][citation:11]。不过这种操作需要谨慎考虑监管政策和业务协同性。

另一种可能是深耕医药赛道,打造“互联网+医疗”新模式。姚劲波在互联网领域的经验,结合易明医药的医药背景,或许能在互联网医疗、数字健康等领域闯出一条新路。易明医药已经在尝试“糖管家”APP等数字健康业务[citation:7],这方面可能有想象空间。

还有一种可能是纯粹的财务投资。姚劲波看中的是易明医药本身的投资价值,希望通过改善管理、整合资源来提升公司价值,未来再寻求退出。

从交易结构中的业绩对赌和人事安排来看,姚劲波似乎不是来做短期财务投资的。他很可能有更长远的规划,至于具体是什么规划,或许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

七、风险与挑战:跨界并购的不确定性

当然,这笔交易也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

首先是业务整合的风险。互联网和医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管理模式、企业文化、业务逻辑都有很大差异。姚劲波能否有效整合这两块业务,存在不确定性。

其次是业绩对赌的实现压力。易明医药2024年的扣非净利润只有1845万元[citation:7],而要达到对赌协议中每年3000万元的目标,需要实现大幅增长。在医药行业集采压价的大背景下,这并不容易。

还有监管政策的变化。A股市场并购重组政策虽然有所放宽,但监管对“炒壳”、“借壳”等行为依然保持高度关注。姚劲波的资本运作需要在监管框架内进行,不能触碰红线。

这些风险和挑战,都决定了姚劲波的这次跨界并购不会一帆风顺。


姚劲波收购易明医药,不仅仅是一笔普通的股权交易,更反映了当前中国互联网资本在IPO受阻后的新选择。对于姚劲波个人而言,这是他为58系资产寻找资本出口的一次重要尝试;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来说,这或许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互联网资本与A股市场的深度融合时代。

这笔交易最终会走向何方,是成功还是失败,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可以肯定的是,姚劲波的这一步棋,已经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其后续动向值得持续观察。

【文章结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