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四五股票:岩山科技的转型迷局与未来机遇
【文章开始】
二三四五股票:岩山科技的转型迷局与未来机遇
你是不是也在关注二三四五这只股票?最近它的名字改成了岩山科技,股价波动挺大,一会儿涨停一会儿又跌回去,市场上有人说它是“AI概念之王”,也有人觉得它就是在“蹭热点”。这家公司到底是怎么回事?传统业务不行了,AI故事能讲通吗?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
?? 公司基本面:现金多,但赚钱能力下滑
岩山科技,以前叫上海二三四五网络控股集团,它的老本行是互联网信息服务。你可能用过或者听说过“2345网址导航”,他们就是做这个的,还有浏览器、输入法啥的,积累了超过2.6亿用户[citation:6]。这块业务目前仍然是公司收入的大头,占了总营收的94.58%[citation:1]。
不过,这传统业务近几年日子不太好过。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了15.01%[citation:1],主要原因大概是浏览器厂商(像Chrome、Edge这些)竞争太激烈,用户有点流失。
但公司家底还挺厚实的。到2024年底,公司总资产有105.04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低得惊人,只有2.36%[citation:6]。这意味着公司几乎没什么债务,手里有大量的现金(货币资金有16.25亿)和金融资产,短期借款为0[citation:1]。所以短期内不用担心公司会缺钱或者还不起债。
公司赚钱能力目前面临很大挑战。2024年虽然营业收入增长了17.06%达到6.62亿元,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暴跌了90.22%,只有3246.17万元[citation:6]。2025年第一季度也没好转,营收同比微降5.13%,净利润继续大幅下滑59.68%[citation:6]。赚不到钱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AI领域拼命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暴涨168.26%到了2.39亿元[citation:6]。
现金流方面也不容乐观,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净流入4.91亿元转为2024年的净流出1.999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又流出了1.03亿元[citation:6]。这说明公司主业赚钱的造血能力有点跟不上了,正处于“烧钱”搞投入的阶段。
?? AI转型:故事很宏大,但落地有点难
岩山科技不甘心只做个传统的互联网公司,所以大力向人工智能转型。他们的AI布局主要围绕三大块:
-
智能驾驶:通过控股子公司纽劢科技(Nullmax)来做。他们提供行泊一体的智能驾驶方案,基于英伟达的Orin芯片开发,说能支持L4级自动驾驶[citation:1]。这块业务在2024年上半年开始有点收入了,大概3400万元人民币,也和一些车企在接触,但目前好像还没有量产的定点合同[citation:1][citation:6]。智能驾驶领域竞争那可太激烈了,华为、小鹏这些巨头都在里面,纽劢能不能杀出来还真得再看看。
-
AIGC(生成式AI):通过子公司岩芯数智(RockAI)来搞。他们自研了叫“Yan”的多模态大模型系列,宣称不是传统的Transformer架构,能在树莓派这种低算力设备上运行,强调隐私安全和低部署成本[citation:1][citation:6]。不过这个模型的性能到底怎么样,因为没开源,外界还不太好验证。他们说自己训练成本只花了300万,而行业头部模型通常都得过亿[citation:1]。这块业务商业化订单公开披露的还不多。
-
脑机接口与类脑智能:通过岩思类脑研究院研究脑机接口技术,比如尝试用于抑郁症诊断,甚至演示过用脑电波玩《黑神话:悟空》这样的游戏[citation:1][citation:6]。这听起来非常前沿和科幻,但也是风险最高、不确定性最大的一块,短期内基本别指望它能贡献多少收入。
虽然概念很多很火,但现实是AI业务目前对公司收入的贡献还比较小,2024年上半年占比大约10%[citation:1]。公司也因此被一些人质疑是“概念之王”,互动平台上回应热点很积极,但实际订单和财报验证还不太够[citation:1]。
?? 估值与风险:现在的价格到底值不值?
岩山科技(002195)的市值一度达到415亿[citation:1]。用传统的估值方法比如市盈率(P/E)来看,因为利润大幅下滑,663倍的市盈率已经没什么参考价值了[citation:1]。市净率(P/B)大概在2.8-2.97倍,比行业平均的5.61倍低[citation:6]。但市销率(P/S)估算有44倍左右,这说明市场已经提前把未来很高的增长预期算进股价里了[citation:6]。
有分析给出了几种估值情景: * 悲观情况:如果AI业务没能做起来,传统业务继续萎缩,可能也就值70亿净资产对应的价钱,目标价大概2元[citation:1]。 * 中性情况:维持现状的话,传统业务给10倍PE加上净资产,估值大概100亿,目标价2.8元左右[citation:1]。 * 乐观情况:如果AI业务真的能落地并拿到规模订单,那可能能支撑更高的估值。但关键是得有真实的订单和业绩来验证[citation:1]。
投资这家公司,需要特别注意这些风险: * AI商业化不及预期:这是最大的风险。如果那些酷炫的技术和概念迟迟不能变成实实在在的订单和收入,股价可能会大幅回调。 * 激烈的市场竞争:无论是网址导航还是智能驾驶、AIGC,岩山科技面对的对手都非常强大。 * 商誉减值风险:公司账上还有高达14.41亿元的商誉,如果收购的子公司业绩不好,可能会计提减值,从而拖累利润[citation:6]。 * 短期盈利和现金流压力:投入期“烧钱”的局面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 市场表现与投资者策略
岩山科技的股价波动性很大,换手率经常超过20%[citation:1][citation:2],说明短期资金炒作的情绪比较浓,游资接力现象明显[citation:1]。技术面上,一些关键的位置比如20周均线(曾位于5.16元附近)会被投资者重点关注,作为判断中期趋势的参考[citation:2]。
对于不同的投资者,策略可能也不太一样: * 对于短线投资者:可能更关注技术面的突破和市场的情绪。比如有分析提到,如果股价能放量突破7.5元的前高,或许可以轻仓跟进,但要把止损线设好,比如6.5元(10日均线附近)。卖出点可能在8.0-8.5元这个筹码密集区[citation:1]。不过话说回来,这风险很高,得时刻盯盘并且严格执行纪律。 * 对于长线投资者:更需要耐心等待AI业务业绩的验证。2024年的年报(预计2025年4月披露)会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点。如果到时候AI营收占比没能显著提升(比如超过20%),估值可能会回归到更理性的水平,比如2-3元[citation:1]。长期投资这家公司,必须对其AI战略有深入的了解和信心,并且愿意承受较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 岩山科技的未来到底怎么看?
岩山科技给人的感觉挺矛盾的。它一面是现金充沛、几乎没有负债的传统互联网公司,家底厚实;另一面又all in AI,编织着关于智能驾驶、生成式AI和脑机接口的宏大梦想。
它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AI故事能不能变成现实。需要关注几个关键点: * 智能驾驶项目:纽劢科技能不能拿到主流车企的量产定点合同? * AIGC业务:“Yan”大模型能不能获得终端厂商的采用,拿到实实在在的商业化订单? * 脑机接口:虽然远期想象空间大,但短期内更值得关注的是有没有可能在一些细分领域(比如医疗诊断)获得批准应用。
如果这些方面能有突破性的进展,证明自己的技术价值和商业化能力,公司就有可能实现价值的重估。反之,如果迟迟没有落地,仅靠概念炒作,当前的高估值恐怕难以维持。
?? 总结一下
岩山科技(原二三四五)正处于一个艰难的转型期。它从传统的网址导航业务,奋力冲向AI的新赛道。它不缺钱,但缺能证明自己的业绩;它不缺梦想,但需要把梦想照进现实。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是一家高风险与高潜在回报并存的公司。短期的股价可能更多受市场情绪和概念炒作驱动,波动巨大;长期的价值则完全依赖于其AI业务能否成功商业化。
如果你考虑投资它,最好想清楚:你是想搏一把短线的波动,还是真的看好它长期的AI转型逻辑?如果是后者,那你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并密切关注其AI项目的落地进展和订单情况。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对岩山科技来说,尤其值得牢记。
【文章结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欧洲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