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大银行实习是种怎样的体验?

Zbk7655 9小时前 阅读数 3 #滚动资讯

【文章开始】

在光大银行实习是种怎样的体验?

你有没有想过,一脚踏进银行的大门,里面真实的工作场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是整天数钱,还是西装革履地谈着几百万的大项目?说实话,在我去光大银行实习之前,脑子里也全是这些画面。但真正经历过才发现,嘿,跟想象的还真不太一样。这份实习,更像是一扇窗,让你能提前窥见金融世界的运行逻辑,而且,收获远不止于简历上多一行字那么简单。


为什么偏偏是光大银行?

在选择实习单位的时候,我确实也纠结过。金融行业机会那么多,为啥最后选了光大?这个问题,我得从几个方面来说。

首先,光大银行作为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它的“体量”刚刚好。怎么说呢,比起那些“巨无霸”型的国有大行,它的氛围可能更灵活一些,对新想法、新业务的接纳度更高;而比起一些规模较小的机构,它又能提供非常系统和规范的培训体系,让你接触到的东西是成体系的,不是打杂。

其次,我个人觉得,光大银行在财富管理、金融科技这些领域,近几年发力挺猛的。你比如“光大理财”这块牌子,在业内的声音是越来越响。选择一个正在上升期的业务板块去实习,你能看到、学到的东西,或许会更前沿、更有活力。当然啦,这只是我个人的观察,其他银行也各有千秋。

所以,综合来看,光大银行提供了一个既有大平台稳定性,又不失创新活力的实习环境。这对于一个想真正学点东西的实习生来说,吸引力是够的。


实习第一天,我都干了啥?

紧张,兴奋,还有点懵。这大概是每个实习生第一天的标准心态了。我被分到了零售银行部,导师是位挺和蔼的姐姐。

她并没有一上来就让我处理什么复杂的业务,而是先花了一上午时间,带我熟悉部门的组织架构和主要工作流程。下午,我的第一个任务是——整理客户资料和学习使用内部的CRM系统

听起来有点枯燥对吧?但恰恰是这个“枯燥”的起点,让我一下子明白了银行工作的基石是什么。就是数据和信息。 每一个客户经理在为客户提供服务前,都必须充分了解客户。而CRM系统就是那个强大的信息中枢。通过整理这些资料,我不仅快速熟悉了银行的业务分类,还无意中看到了真实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样的,这比课本上的案例生动一万倍。

  • 要点一:别小看基础工作。 它往往是帮你最快融入环境的捷径。
  • 要点二:主动提问。 遇到不理解的术语或流程,马上问,导师和同事都愿意解答。
  • 要点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多听听同事们是怎么打电话、怎么沟通的,都是活教材。

实习的核心价值:到底能学到什么硬核本事?

这是个核心问题。混个实习证明很容易,但要想有真收获,你得自己主动去“挖”。在我看来,收获主要体现在“软实力”和“硬技能”两方面。

软实力方面,沟通能力绝对是排第一位的。 你得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导师、同事、偶尔还需要面对客户。怎么把话讲清楚,怎么听懂别人的需求,这里面学问大了。我记得有次帮客户经理准备一份产品说明材料,自认为写得很详细了,但同事看了一眼就指出好几处可能引起客户误解的地方。这让我意识到,专业沟通要求的是精准和高效,而不是炫技。

硬技能方面,Excel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银行里太多工作离不开数据了,做报表、分析客户群体、统计产品销量等等。导师教了我几个函数和透视表的高级用法,一下子把之前需要手动处理半天的活儿,压缩到了几分钟。这种立竿见影的技能提升,成就感特别足。

另外,就是对银行核心业务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概念上。比如: * 理财业务:不只是卖产品,更重要的是做资产配置,要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目标来匹配。 * 信贷业务:审批一笔贷款,背后是复杂的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流程,绝不是“看人下菜碟”。 * 数字金融:手机银行App上的每一个功能迭代,背后都有产品、技术、运营团队的大量心血。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接触了不少,但对于银行内部一些复杂的风险定价模型或者更宏观的战略决策,我的了解就非常有限了,那可能是需要更长工作年限才能触及的核心领域。


遇到挑战怎么办?心态崩了咋调整?

实习不可能一帆风顺,肯定有卡壳的时候。我遇到最大的挑战,是有一次导师让我独立做一个简单的市场竞品分析PPT。

当时感觉压力山大,信息搜集不全,分析角度也找不准,憋了大半天都没啥进展,差点心态爆炸。后来我是怎么调整的呢?

首先,我承认了自己搞不定,然后硬着头皮去求助了。 我没有直接问“这个PPT该怎么做”,而是把我已经整理好的零散信息和初步的思路跟导师讲了一遍,然后问她:“您觉得我这个分析方向对吗?有没有哪些关键点是我遗漏的?”这样一来,求助就变成了有质量的讨论,导师也能有的放矢地给我指导。

其次,我把大任务拆解成了小步骤。 比如,第一天就只负责搜集齐所有资料;第二天专注分析A银行的产品特点;第三天再对比B银行……这样一步一步来,焦虑感就小了很多。

所以,遇到挑战太正常了,关键是别自己硬扛。实习的本质就是学习和试错,充分利用你身边的资源——你的导师和同事,他们就是你最好的“外挂”。


这段经历,对未来求职到底有多大帮助?

这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了。我的感受是,帮助很大,但这种帮助是“润物细无声”式的。

最直接的帮助当然是简历加分。一份在光大银行的实习经历,本身就是对你能力的一种背书,能让你在应聘金融类、甚至泛商科类岗位时,通过简历筛选的几率大大增加。

但更深远的帮助在于,它帮你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场人的初步心态转变。你会更清楚职场是怎么运行的,比如如何汇报工作、如何团队协作、如何管理时间。你也会通过实践,检验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并且适合这个行业。有些人实习完可能更坚定地要进入金融业,也有些人可能会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从而及时调整方向,这同样是非常宝贵的收获。

所以说,这段经历的价值,或许不能立刻用一份Offer来完全衡量,但它为你铺下的那块职场敲门砖,以及带给你的那种内在的成长,肯定是实实在在的。


给后来者的一点小建议

如果看完我的分享,你也心动想去光大银行实习,那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再啰嗦几句实在的。

  • 提前准备: 别空着手去。了解一下光大银行最近的重点业务、企业文化,甚至最新的财报亮点,这些都会让你在面试和实习初期给人留下更好的印象。
  • 积极主动: 眼里要有活。做完导师交代的事,可以主动问问还有什么可以帮忙的。这种主动性特别招人喜欢。
  • 多做记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天学了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感悟,简单记下来,这些都是你独一无二的财富。
  • 经营人脉: 和同事、其他实习生保持良好的关系。他们不仅是现在的战友,未来也可能成为你职业道路上的重要资源。

实习就像一次短暂的预演,让你在真正的职业生涯大幕拉开前,有机会彩排一次。在光大银行的这段日子,有汗水,有困惑,但更多的是开阔眼界的惊喜和技能成长的踏实。希望我的这些碎碎念,能帮你更真实地想象出在那里实习的样子。

【文章结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