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晶太平洋:一家生物医药投资公司的转型之路

Zbk7655 8小时前 阅读数 1 #滚动资讯

【文章开始】

励晶太平洋:一家生物医药投资公司的转型之路

你知道一家曾经年年亏损、主要投资自然资源勘探的公司,是如何摇身一变,成为聚焦生物医药和长寿科技领域的潜力股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家有点特别的港股上市公司——励晶太平洋(股票代码:00575.HK)。它的转型故事,还挺值得琢磨的。

公司背景:从开曼群岛到香港的跨界玩家

励晶太平洋集团有限公司,这名字听着就有点国际范儿对吧?它确实是在开曼群岛注册的,但在香港运营,并且于1997年5月就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了[citation:1]。公司总部设在香港皇后大道中那座衡怡大厦的8楼[citation:6]。现任主席是James Mellon(也叫Jim Mellon)[citation:1][citation:6]。

不过,公司以前可不是叫这个名字,它曾用名是寿康集团有限公司[citation:1]。看来改名也是其转型战略的一部分。

公司主要是做生物医药和投资业务的[citation:1]。具体来说,业务分成两大块: * 生物医药分部:搞生物医药产品的研究、开发、制造、推广和销售。 * 企业投资分部:投资上市和非上市公司[citation:1]。

听起来挺清晰的,但它的转型之路并不平坦。


转型之路:为啥从挖矿的变成了搞医药的?

励晶太平洋也不是一开始就搞生物医药的。以前它主要投些自然资源勘探开采之类的公司,但2011年左右大宗商品价格不行了,公司就陷入了年年亏损的境地[citation:4]。这逼得它不得不变卖资产、卖股本、派特别股息,最重要的是——寻求转型[citation:4]。

它的转型是从2015年开始的: * 第一步:先是认购了英国一家做糖尿病相关医疗器械的公司Diabetic Boot的新股,算是迈进了大健康领域的门槛[citation:4]。 * 关键一步:半年后,它收购了英国医药公司Plethora的全部股权,看中了后者一款治疗男性早泄的药物PSD502(也就是后来的Fortacin?)[citation:4]。这款药被认为有媲美“伟哥”的潜力,预计市场规模每年能达到30亿美元[citation:4]。

看来公司是认准了医疗健康这个大方向,而且找了一个细分领域切入。


核心产品:那个被寄予厚望的Fortacin?

说到励晶太平洋,就不得不提它的核心产品——Fortacin?(在中国市场叫Senstend?)[citation:5]。

这到底是个啥药?它是一种喷雾制剂,用于治疗早泄(PE),属于PDE5抑制剂[citation:4]。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0%的男性受性功能障碍困扰[citation:4],所以这个市场潜力确实不小。

这款药的主要进展和市场情况: * 欧洲市场:已经获批上市,并且有个重大利好——2020年8月,合作伙伴Recordati拿到了欧盟委员会的批准,将Fortacin?从处方药地位转为了非处方药(OTC)[citation:3]。这意味着销售渠道更广,可能大幅增加销量。目前已在德国、意大利等地销售[citation:5]。 * 中国市场:合作伙伴是复星万邦(前身为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citation:5]。新药申请已通过国家药监局(NMPA)第一阶段审查[citation:5],预计2025年底前能获得批准,2026年第一季度可能就能商业上市[citation:9]。一旦获批,复星万邦将支付给励晶太平洋500万美元(扣税前),首次商业销售后再支付200万美元(扣税前)[citation:9]。中国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估计有约5500万男性患者[citation:5]。 * 美国市场:还在推进中。已经完成第二阶段验证研究,正在评估第三期临床研究方案,并和多家制药公司讨论“对外授权”的事儿[citation:9]。 * 其他亚洲市场:比如日本授权给了小林制药;台湾、香港、澳门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地区的合作伙伴是友华生技医药,其中台湾已获得批准,香港和澳门也已推出[citation:3]。

看得出来,励晶太平洋在一步步地把Fortacin?推向全球主要市场。合作伙伴复星万邦甚至表示这药目前没啥竞争对手,因为生产过程复杂,不容易被抄袭[citation:5]。不过话说回来,药品上市后的实际销售情况,还得市场说了算。


深度布局:收购Deep Longevity,闯入长寿科技新赛道

如果说Fortacin?是励晶太平洋转型的“现在”,那它在2020年9月斥资379万美元收购的Deep Longevity (DLI) 公司,可能代表了其看重的“未来”[citation:4]。

Deep Longevity是干啥的?简单说,就是用人工智能(AI)来研究人类衰老。它从著名的AI药物研发公司Insilico Medicine分拆出来[citation:4],专门开发所谓的“衰老时钟”(aging clocks),通过AI算法分析多种生物标志物来评估一个人的生物年龄(而不仅仅是实际年龄),从而帮助追踪老化速度,评估抗衰老措施的效果[citation:3][citation:4]。

收购DLI后,励晶太平洋的业务扩展到了长寿医学和AI领域[citation:4]。DLI的产品包括: * 长寿即服务(LaaS)?解决方案:结合多种“深层衰老时钟”。[citation:3] * Young.AI移动应用:已经在苹果App Store上架[citation:3]。 * AgeMetricTM报告:为客户提供衰老分析报告[citation:3]。

这些产品主要卖给长寿诊所、预防医学组织、保险公司、健康俱乐部以及老化研究机构[citation:1]。DLI还和全球领先的长寿医学组织Human Longevity Inc. (HLI) 有研究合作[citation:3][citation:4]。

甚至疫情期间,DLI还研究过其血液学时钟能否作为新冠病毒的检测工具,因为年龄是影响疫情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citation:4]。这个方向具体效果如何,其机制可能还需要更多研究来证实。

收购DLI让励晶太平洋引入了不少生物科技、长寿和AI领域的专家和风险投资专家作为股东[citation:3],董事会对这块业务增长潜力寄予厚望[citation:4]。2024年,DLI开发出了新的大型语言模型(LLM),并成功拓展了中国首位客户[citation:5]。公司计划进一步拓展AI老化时钟技术在保险、医疗和SaaS平台的应用[citation:5]。


财务表现:亏是还在亏,但好像看到点儿曙光

转型嘛,投入大,短期亏损难免。励晶太平洋也确实还在亏损。 * 2024财年(全年):营收65.60万美元,同比增长21.71%;归属母公司净亏损448.20万美元,但亏损同比收窄了82.11%[citation:7]。 * 2025年上半年:收益23.7万美元,同比增长92.68%;净亏损221.5万美元,亏损同比收窄15.49%[citation:8]。

虽然营收规模目前还比较小,但亏损在大幅收窄,也算是个积极信号[citation:7][citation:8]。公司2024年的营运亏损也从2023年的2771万美元大幅收窄至433万美元,研发费用也降到了938万美元,说明成本控制见效了[citation:5]。

资金方面,主要股东Galloway Limited(由主席James Mellon间接全资拥有)提供了500万美元的授信额度,并延长了200万美元贷款的偿还期限来支持公司运营[citation:5]。2025年4月,还通过发行资本化股份抵销了欠Galloway的约396万美元贷款和利息[citation:10]。这说明大股东还在持续支持公司发展。


未来展望:关键看点在哪?

励晶太平洋未来的发展,有几个关键点值得关注: 1. Fortacin?/Senstend?的商业化进展:特别是在中国市场能否如期获批并实现销售放量,以及美国市场能否成功授权并推进三期临床。 2. Deep Longevity的成长性:AI衰老时钟这类创新产品能否真正打开市场,获得更多客户,比如保险公司、医疗机构等,并形成可持续的收入模式。 3. 整体的盈利能力:公司能否凭借核心产品的推进和成本控制,进一步改善财务状况,最终实现扭亏为盈。

行政总裁Jamie Gibson对2026年及以后的业绩改善抱有期待[citation:5],主要还是基于对中国市场Senstend?上市的预期。


总而言之,励晶太平洋这家公司,从传统的资源投资跨界到生物医药和前沿的长寿科技,这个转型决心和步伐挺大的。目前手里握着Fortacin?这款有潜力的产品,又提前布局了AI抗衰老这个新兴赛道。虽然现在还在亏损,但趋势好像在向好发展。未来的路能走得多宽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核心产品商业化的成败以及新技术的市场接受度。这家公司的故事,后续值得继续观察。

【文章结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
标签列表